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、反复性、多发性、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,溃疡、出血病变。狭义而言指溃疡性结肠炎。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,常见部位为乙状结肠、直肠,甚至整个结肠。本病特征是病程长,慢性反复发作,以腹痛、腹泻为主要特征,黏液便、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、时好时坏,缠绵不断,可见于各种年龄段。从西医来看目前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,因此西医并无特别好的针对性治疗方法。
但这种病并非近代才有,应该是从人类出现就有的。在中国古代并无西医一说,除了诊所外,也没有医院。人们生病更多是使用家族相传的各种土法进行治疗。
这种方式就来源于家族间相传的土法,具体如下:先将100克山楂片用铁锅略炒焦,然
后离火加50毫升白酒搅拌均匀,取出后放入沙锅或药罐中加一大碗凉水用文火煎10分钟左右(切忌熬干),将汤汁半碗倒入碗中加入100克红糖,待糖溶化后温服。早晚空腹各服用1次,每剂药煎1次。10剂左右能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